首页 > 地域文化

欢迎访问秦巴文艺网!

如何让民歌融入当下——专家在鄂共话民歌传承和保护

2019年09月24来源:秦巴文艺网作者:

本网讯 (来源:湖北日报9月21日,“中国·吕家河民歌会主题研讨会”在十堰举行,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歌谣卷专家组主要成员刘晔媛、赵塔里木、朱智忠等,与中央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厦门集美大学音乐学院、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等全国各地重量级民歌学者齐聚,共话民歌传承与保护。

十堰民歌历史悠久,资源厚重。十堰市丹江口市官山镇吕家河民歌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竹溪向坝民歌和竹山官渡民歌也分别于2009年和2011年先后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然而,与全国大多数地方民歌一样,吕家河民歌面临着社会变迁、受众流失、人才断层等问题,“如何让民歌融入当下民众生活”成为学界业界的重要话题。

原生态民歌源自生活

“民间歌手和社会历史相互建构。”厦门集美大学音乐学院院长臧艺兵认为,民歌源于生活,唱民歌能让生活变得更美好。劳动人民在生活中自然地歌唱天地人情,是自发形成的文明秩序。民歌传承过程中,切忌本末倒置,避免为了传承而传承。

这一观点也得到武汉音乐学院教授孙凡的共鸣,民歌原有“被人需要”的基础。她认为,传承民歌,关键是找到民歌和大众需求的结合点。民歌与当地的历史、自然、文化等有着密切联系,理应加强对民歌文化的深入挖掘。她认为,如果从让民众了解地方历史的角度切入民歌传承,政府则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民歌发展需要培本固源

汉江流域由于地处中部,交通便捷,东南西北各地的文化在此聚集,又从此传播开来,汉江流域积累的民歌已有2万多首。

吕家河是十堰的民歌重镇。1999年吕家河民歌村被发现以来,国内外先后有100多家新闻机构报道,来自加拿大、德国、秘鲁、日本等国家的访问学者络绎不绝。

十堰市政协副主席潘世东说,民歌是行走的、飞翔的文化。他认为,民歌发展需要培本固源,建立创新转化的长效机制,将民歌制度化、节令化、生活化、风俗化,保障民歌歌手和传承人的待遇,注重原生态民歌的保护和传承,发挥民歌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特殊作用。

湖北省文联原副主席、一级作曲黄中骏认为,民歌的传承需要“强根”“弘优”和“激活”,强调民歌的文化根脉,弘扬优质民歌民调,挖掘民歌资源的文化特色,激活民歌的文化价值。

避免改变民歌本真的味道

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吴凡多年前曾拍摄吕家河民歌的纪录电影,采访了当地民歌歌手姚启华,并录制姚启华创作的《我的家在吕家河》,用于自己的教学。

“年轻人很受触动,以至于最后课程考试时,大家都选择唱这首歌。”吴凡笑着说,我们录制数字影像,建立民歌的数据库,但是对于文化传承而言,更重要的是让数据库“活”起来,成为可感知的物体。她建议,可以尝试建立VR虚拟实验室,让大众身临其境,感知到民歌的创作场景,拉近民歌和大众的距离。

技术的边界也在论坛中被反复提及。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歌谣组专家何晓兵说,上世纪80年代,个人采用技术手段创作、改编的歌曲都叫民歌,为了区分之间的差异,最开始的民歌被加上“原生态”三个字。真正流传下来的感人歌曲,都带有当地鲜明的地域特色。他说,民歌传承需要现代技术的加持,但应避免技术改变民歌本真的味道。